传统农资转型做服务,小心掉到坑里!
传统农资这几年生意不好做,做的好的也就只能够维持销量,更关键的是,还看不清前景。搞了这么多年农资经营,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农民、最熟悉的就是种地的事了,转行做其他的,风险更大,身边好多的朋友,试着投资些新项目,开始都感觉良好,最后大都不了了之,以失败而告终。自以为熟悉的行业都做不好,更不要说盲目进入不熟悉的行业了。
越来越多的农业会议舆论,传统农资商一定要转型的呼声也越来越高,大家都说以后是服务商的天下了,农资商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。仔细想想也是,打药队顺带着就把药卖了;机播手把种子、化肥都包了;还有做托管的,从种到收需要的东西都解决了;就连做农产品收购的、给农户放贷款的,也都想卖点农资。传统卖农资的,好像一夜之前出来了好多竞争对手,甚至都不知道他们在哪里,悄无声息中,销量就没了。
在熟悉的圈子里,转型做服务更有利
事实上,做服务也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的事。搞无人机还是收购农产品?做托管还是搞技术服务?自己搞还是加入一个平台?看看周边搞服务的朋友,好像水也很深,买了无人机、搞了配肥站,随随便便几十万进去了,也不见有什么起色。
自从前两年农资电商折腾了一阵子之后,互联网对生意的影响越来越大,零售店进货先到网上查价格,从几千里地都能串货过来;技术的问题也不再是只听厂家的了,那么多的农技服务软件,那么多的专家可以微信联系上,原来的所谓技术优势也谈不上什么优势了。更有甚者,企业通过互联网把一个县里几万农户网络在一起,按照传统的做法靠业务员靠零售店去跑,这样做是行不通的。现在的生意比的就是更低的成本、更高的效率,别人能干成,自己如果干不了,就只能被淘汰掉。转型做服务,这些“黑科技”不能不考虑。
传统农资转型做服务已是必然
那么传统农资企业如果想转型,到底应该“怎么转、转向哪、怎么干”?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回答:找准痛点、找对方向和模式才是关键!
为了让传统农资商转型服务商少走弯路,让大家对农业服务行业有一个全面、深刻的认识和了解,中国农技推广协会在全国农技中心的支持下,将于8月28日~30日,在山东济南举办“2018中国农业服务产业峰会”,会议上,将邀请政府官员、行业研究机构、投资机构、农业服务相关领域的科学家、创新企业、实践案例,进行多维度、系统解读农业服务行业,有政策、有理论、有实践、有案例、有黑科技,即高大上、又接地气,不仅能为传统农资商指点迷津,还可以找到优质的合作伙伴。
转型之际,选择大于努力。
相关新闻
- 当乒乓球遇上中国奶茶,香飘飘开启新篇章2024-10-29
- 鼓动“家”年华,舞动夕阳情--大家人寿北京分公司客服节活动2024-10-24
- 美国开心果,绿色能量场——北京国安文化体验之旅2024-10-22
- 文化盛宴,城市副中心精品儿童剧《乐器之王》上演欢乐童年梦2024-10-15
- 置换至高可享9万元补贴 欧航欧马可实力守护“北京蓝”2024-10-15